16
10
2024年9月5日,复旦大学进化生物学中心徐书华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大学陈豪博士应主编邀请在《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发表了题为“Population genomics advances in frontier ethnic minorities in China”的综述,总结了近年来中国边疆少数族群的群体...
阅读更多》16
10
近日,由中国科学家发起,中国、希腊、马来西亚、英国、比利时、土耳其、美国、新加坡等14个国家的科学家在Cell Research 期刊上以社论方式联合发表了题为:“献给人类1%的礼物:人类基因组计划二期”的文章,倡议启动人类基因组计划二期(HGP2)。该计划...
阅读更多》16
10
近年来,精神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全球关注,尤其是在新冠疫情之后,社会压力、隔离措施以及生活习惯的改变加剧了精神健康危机。精神疾病不仅严重影响个人生活质量,更对公共卫生构成了重大挑战。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9年全球约有9.7亿人(即每八人中就有一...
阅读更多》16
10
2024年8月15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IJBM)发表了复旦大学徐书华教授和内蒙古大学左永春教授团队题为"Review and new insights into the catalytic structural domains of the Fe(ll) and 2-Oxoglutarate...
阅读更多》27
08
在进化中,负向自然选择作用可清除包括非同义突变在内的有害突变,其强度与人类基因组中的突变负荷密切相关。突变负荷对人类疾病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故阐明负向自然选择效应是人类进化遗传学中的一个重要科学问题。现代人类在过去的几千年中经历了爆炸式...
阅读更多》21
08
2024年8月20日,National Science Review(NSR)发表了徐书华团队题为“Ancestral origins and post-admixture adaptive evolution of highland Tajik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全基因组深度测序和计算分析,重构了世居帕米尔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
阅读更多》19
08
腹主动脉瘤(AAA)是指腹主动脉局灶性扩张50%或直径达到≥30mm,是一种复杂的血管疾病,全球患病率约为0.92%。AAA在疾病早期是无症状的,大多数通过偶然的影像学检查或筛查发现。一旦达到55毫米,AAA五年累计破裂率为25-40%。破裂患者中死亡率高达80%,是AAA...
阅读更多》23
05
作为汉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汉语方言在全球拥有超过14亿的母语人口,其传播与演化的机制一直是人类学界与群体遗传学界关注的焦点。在汉语方言的演化历史中,由自然灾害、战争或经济因素驱动的大规模人群迁徙以及科举制度、印刷术所促进的社会学习等因素都...
阅读更多》12
05
基因的可变多聚腺苷酸化(Alternative polyadenylation, APA)是一种重要的转录后调控方式,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发生在基因3′ UTR区域的APA,这种APA会产生编码区域完全相同、3′ UTR区域长度不同的mRNA;另一种是发生在内含子区的APA,即IPA (Introni...
阅读更多》20
09
2021年9月11日,分子生物学领域国际知名期刊《Nucleic Acids Research》在线发表了倪挺课题组题为“Comprehensive characterization of somatic variants associated with intronic polyadenylation in human cancer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
阅读更多》地址:上海市淞沪路2005号 Copyright ©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进化生物学研究中心